特朗普引发了席卷全球的关税战。 Photo: SAUL LOEB
央行前经济学家Michael Reddell表示,随着中国和美国都表态贸易战的升级,世界各国可能需要5年到10年才能适应特朗普(Donald Trump)此次掀起的全球关税所带来的影响。
其他经济学家也将当下的情况与大萧条时期进行对比,并表示新西兰现在应该为经济下行做准备。
本周二(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称,如果中国不撤回其反制性关税政策,美国会进一步升级,将中国关税提升至104%。北京方面表态称绝不接受"讹诈",并表示中国将"奉陪到底"。
Reddell对RNZ表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其在性质上将更类似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而非近期的一些经济冲击;而更糟糕的是,已经高企的失业率将更为恶化。
"我们没有国内金融危机,美国有--但我们仍然受到美国经济活动放缓的影响。"
"你可以直接看全球GDP数据--今年的增长预期之前可能在2.5%至3%之间,而现在已经归零甚至出现明显负增长……所以,我们现在所处的境遇比过去18个月以来所经历的几次经济衰退更糟糕--现在我们失业率的起点已经是5%了。"
央行前经济学家Michael Reddell表示,世界各国可能要花上5至10年时间才能重新适应特朗普的贸易新秩序。 Photo: Supplied
KiwiSaver提供商、基金公司Simplicity的首席经济师Shamubeel Eaqub表示,美国与中国之间的"首轮交锋"意味着"我们已经被卷入了这场关税战和贸易战"。
"这也是为什么各国市场暴跌的原因,因为不确定性太多,全球经济进入大幅下行的恐惧真实存在。"
他表示,为退休攒钱的新西兰人应记住,养老金账户中最大贡献来自定期储蓄,并确保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基金。
此外还他还建议,出口企业应该制定需求放缓的应对策略。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美国对新西兰的关税相对较低,因此短期来看形势可能不错--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持久。
"新西兰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或许还有一些缓冲--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一些(出口)市场份额--但我们应该为更广泛的连锁反应做好准备,因为高关税将影响这些大型经济体的需求。"
新西兰智库NZ Initiative的首席经济学家Eric Crampton指出,关税战对新西兰最大宗的出口品类(乳制品)在新西兰最大出口市场(中国)会产生影响。
"他们目前是我们排名第一的贸易伙伴,如果中国商品被美国大幅加征关税,中国会变得更穷,他们将无力购买我们的产品;不幸的是美国也会变穷,也会无力购买我们的产品。"
他表示,由于现行的国际贸易规则被打破,经济预测将变得困难--但美国陷入衰退的概率极高。
"相当令人失望,(考虑到)特朗普刚上任时,(美国)经济还挺强劲的……如果这再叠加上持续的不确定性政策、以及一波又一波的关税,那这场衰退可能会更严重,但我不想做出具体预测。"
Eric Crampton表示很难做出具体预测,但美国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很大。 Photo: Supplied
Reddell表示,全球性衰退对新西兰的影响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游客减少、留学生减少、企业投资(不仅是国内)尤其可能受到冲击。
"假如你是一名企业家--无论是哪国的,但尤其是越南、日本或韩国这种被加了高关税的大型经济体的企业家--你现在都会对任何新的投资计划说'不'。"
"仅就这一点,再加上消费者面对物价上涨和就业不确定性时的紧张情绪,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遭遇一场非常严重的经济放缓。"
"情况可能非常糟糕"
Crampton将这次关税冲击与1930年代的大萧条进行对比,表示两者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
"引起大萧条的最初原因不是因为关税,而是错误的货币政策。但关税也有一些影响,它让每个人都更穷了。一系列的反制关税让人们难以做出投资决策,这一情形在当时还因美国政策持续不确定而雪上加霜。"
"令人担忧的正是这种局面:特朗普的关税打破了数十年来建立的大多数规则,而未来这些规则是否还能延续却充满了未知数。"
"现在的相似之处还在于,我们也在经历一波又一波的关税……贸易关系正在逐步瓦解,再加上美国持续的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中国与台湾的潜在战争风险……"
"情况可能非常糟糕。美国要是至少能在今年避免一场衰退,反倒会令人意外。新西兰的局面比其他国家好一些,但整体上仍然不乐观。"
他表示,新西兰需要多久才能复苏,将"取决于本届美国政府多久才能真正回归理智"。
"如果这种不确定性长时间持续存在,美国的投资将出现急剧萎缩,随之而来的将是消费者支出减少,对新西兰产品的需求也会减少。"
他表示,同样的影响也适用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对于新西兰出口行业和全球贸易来说,都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
欧洲对华关税的隐忧
Reddell表示,美国和中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只会让事态更为恶化--但这可能会在未来5至10年内逐步改善。
"这种情况越严重,带来的整体痛苦、混乱以及短期成本就会越多。"他说。
中国之所以是新西兰的主要担忧,不仅仅因为它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更因为它的经济体量。他认为,北京当下所面临的局面要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更为严峻,当时北京可以采取 "四万亿救市"的刺激政策,但现在却不行。
"他们现在债务问题更严重,他们现在还在消化过去10年中因过度投资而导致的后遗症。所以他们很可能应对措施有限。"
虽然全球出口商也许可以放眼其他市场,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但也有关税逐步扩大的风险--比如,如果中国出口商开始将商品从美国转向欧洲,那么欧盟可能会考虑开征对华关税以保护他们自己的制造业。
但情况也并非一片惨淡。
"如果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贸易体系--中国、美国和欧洲这样大经济体互相之间的关税长期保持在50%,那么虽然我们都会变得更穷,但经济仍然会增长;社会仍会创新;企业仍会投资。"
"比如美国,它在二战之后关税就很高,但那段时期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很强劲。"
但在到达那种新平衡之前,"从我们当前的状态--基本上是自由贸易--过渡到高关税的过程将非常痛苦……制造业必须迁移,供应链需要重新整合,所有这类事情要完全理顺,可能至少需要5年时间。这是一场根本性的经济政策转变。"
Shamubeel Eaqub希望看到政府在经济领域从紧缩向刺激转变。 Photo: Supplied
新西兰应该作何准备
Reddell表示,在美国与中国的角力过程中,新西兰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我们现在更像是'大象打架、小草遭殃'的境遇。"他说。
"我认为,我们应该联合其他认同自由贸易的小体量发达民主国家抱团取暖,虽然不是要蓄意挑战特朗普,但也没必要对他卑躬屈膝。"
Eaqub也同意这一观点,称这是新西兰目前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同时还应保持外交渠道的畅通,努力减少来自美国的关税影响。
"我们还希望看到政府能从一个财政紧缩时期转向真正刺激经济,因为当全球经济面临如此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时,我们不能再搞紧缩政策--这太疯狂了。"
Crampton表示,总理Christopher Luxon对关税的批评非常"到位"。
"这不是试图说服特朗普,让他意识到自己是错的--因为他从来不听别人意见。更重要的是重申我们对那些数十年来让所有人都受益的(自由贸易)规则的承诺,并试图建立一个仍致力于开放贸易秩序的国家联盟。"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