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部警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潜在财政压力。 Photo: RNZ
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情况的稳定,总需要有人为人口老龄化来买单。但谁来承担、怎么承担,必须尽快作决定--经济学家表示,国库部已经通过其最新公布的远期财政报告清晰地传达了这一信息。
报告阐述了人口老龄化给国家财政带来的压力,其中新西兰养老金和医疗支出是两大成本。此外,报告中给出了一些可能不太受欢迎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一些想法单独实施的时候。
报告指出,要想让政府债务规模可控,劳动力人口的平均纳税率要从目前的21%逐步上涨并在2065年达到32%。
如果这部分收入增幅通过GST(商品服务税)实现,那么GST需要在同期内提高到32%。另外,可以将新西兰养老金改为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挂钩,而不随整体工资增长而提高。
如果不采用这种方式,那么要想实现同样水平的财政节支就需要将养老金领取年龄延迟到72岁。
"为了实现相似水平的财政节支,政府可能需要趁目前非养老金收入(即新西兰人得到的除养老金以外的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就开始对进行收入审查。"
国库部表示,新西兰当前的政策设置在长期上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不做出改变,到2065年,政府的人均支出将是今天的两倍。
其中--医疗支出是现在的2倍;利息支出是现在的6倍;国防支出增长4倍;教育和社保支出将温和增长,因为年轻一代能够享受的公共资源会减少。
Infometrics首席执行官Brad Olsen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是唯一一种与工资涨幅挂钩的社会福利。
"这种不一致性会随着时间推移形成一些非常奇怪的局面,即社会上一个群体所获得的社会福利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另外一个群体。"
"在我看来更明智的做法是,如果政府要发这种普适性社会福利,只要它能维持购买力--即跟上通胀就行了。如果它适用于某一个群体,那么它就应该适用于所有群体。"
国库部表示,政府也可以选择减少其他形式的福利支出。
不过,如果想通过减少养老金以外的其他福利支出来对冲养老金支出的增长,那么非养老金支出到2065年必须降至GDP的2.2%才行,而这一比例在2006年至2025年的平均值达到了5.7%。
Westpac高级经济师Darren Gibbs表示,政府采取行动已经迫在眉睫。"到2030年,人口老龄化将明显加速,相关社会保障成本也会随之而来。"
他表示,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需要一套综合方案,涉及到支出和税收两方面。
"问题太严重了,我们每个人都得出一份力。"
他认为这可能导致有些人多承担一些,有些人少承担一些,并最终演变成一个政治问题。
他指出,如果新西兰养老金能够与通胀(而非工资涨幅)挂钩,那么国家将有能力逐步走出困境,但如果按照目前的养老金政策设置是无法实现的。
他表示,民众可以通过个人储蓄来填补养老金差额。
"我希望我们最终能够拿出一个一揽子政策。"
不过他认为这需要政治共识。
Olsen称,国库部已经强烈表达了未来要面临艰难抉择的立场。
"但如果仍然什么都不做,那么到时候谁都无力回天。"
他认为现在还不至于恐慌。"能够未雨绸缪当然更好,但现在这个趋势已经长达40年,想要扭转它也确实需要一些时间。国库部也说,你不必立即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要先采取行动。我认为,这正是你所看到的一些政策出现变化的原因。"
"并且我想,挑战在于我们仍然在等各式各样的税收政策的讨论。但是我们的政治体系中也有一些人说,'我永远不会考虑税改,发誓,永远不会。'"
"这就意味着我们始终没办法开展一个看起来更合理的对话。"
这份报告中也提到净移民水平高于预期,这意味着新西兰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会比此前预测的更慢。
然而政府债务仍然高于大多数报告中的预测水平。
"我们此前在(长期洞察简报)中提到过,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政府在应对经济冲击过程中的支出成本平均为每10年GDP的10%。"该部秘书Iain Rennie说,"国库部认为新西兰在未来仍会遇到各种经济冲击,尽管我们无法预测准确时间和规模,但做好管理就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政府在下一轮冲击到来前重新建立财政缓冲的原因。"
Rennie表示,即使未来存在不确定性,但"尽早应对"也有充分理由。
报告指出,政府越早采取行动,其改革的总体成本也就越低。
"如果追求现在就一步到位,那么现在这几代人负担就是最重的--他们既要承担现有退休人员的养老支出,又要给自己未来退休时攒够钱。"
"然而如果新西兰继续拖延改革,那么未来几代人都会承担这些代价。你拖得越久,改革成本就越高。"
Rennie表示,目前尚无一个简单答案来决定不同代际之间如何分担转型成本。"但越早开始,就越有可能在几代人之间温和分担,而不是让现在这些年轻人或者子孙后代承受更大、更剧烈的改革。"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