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清华大学教授梁正、奥克兰大学教授Michael Witbrock、新西兰亚洲基金会首席执行官Suzannah Jessep。 Photo: RNZ / Liu Chen
政界和商界领袖希望借助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经验让新西兰也加入科技"快车道"。
本周五在奥克兰举行的中国商业峰会(China Business Summit)上,人工智能(AI)、机器人、电动车以及新型能源成为演讲嘉宾和与会者反复提及的话题。
此次峰会恰逢科技部长Shane Reti早些时候宣布在奥克兰成立一个新的科研机构。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介绍了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
他表示,起初,中国只是引进西方国家的技术,但后来将全球的实践经验加以融合,并逐步实现自主创新。
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中国现在正努力在更基础的科研领域实现突破。梁正表示,人工智能和电动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成果。
"这一切要归功于过去40年来(中国在)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梁正说。
他表示,持续的政策扶持、中国对世界的开放以及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成功也推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
梁正重点介绍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落地应用情况,包括农业领域的辅助收割、医疗领域用于诊断和治疗、制药领域用于管理和库存控制、旅游业中用于打造虚拟现实体验,以及在教育、制造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应用。
"我认为新西兰……也能做到类似的事情。"梁正说,并尤其提到农业和旅游业两个领域。
他说,中新两国在诸多领域存在互补,也有共同协作的可能。
"也许中国可以(提供)一些实践经验,新西兰可以提供有可能对这些技术和经验开展应用的场景。"
梁正通过幻灯片展示出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突破的一些原因。 Photo: RNZ / Liu Chen
奥克兰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教授Michael Witbrock说,新西兰有"相当大的AI潜力。"
"我们无法复制中国、美国或欧盟的AI研究实力,"Witbrock说,"但是我们能--并且也确实有能力对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从而参与塑造我们的未来,以及整个人类的未来。"
"我希望你们能与我们一道,帮助我们构建新西兰的AI的运用能力……并将其用于科技创新,从而为我们的经济带来效益,也希望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Witbrock认为,在全国范围推广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将经历"成长的烦恼",但他表示,直面挑战是更好的做法。
"新西兰在过往历史中曾直面社会现实与社会变革并做出正确决定,这些时期实际上往往也是国家文化出现重大创新和成长的阶段。"他说,"我认为,我们在AI领域也能再次做到这一点,并且这也是一定会发生的。"
"我们越早直面这一点,越早解决(诸如)经济如何运作、资源如何配置、人们如何获得生活所需的问题,我们的表现就会越好。"
"在这一过渡时期,通过利用这些生产力提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国家也能迅速获得巨大的收益。"
周五,总理与峰会主持人Fran O'Sullivan交谈。 Photo: RNZ / Liu Chen
总理Christopher Luxon说,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并且"鼓舞人心"。
"有些真正的专业能力……正在来自世界一流大学、出色的研究项目,然后显然还能将这些科技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他说,"我们也需要在自身体系中引入更多科技和创新,因为这是我们迫切寻求的生产力提升的关键。"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在峰会上发言。 Photo: RNZ / Liu Chen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也着重介绍了中国在卫星科技、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新能源方案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进步。
他说,中国重视自身与新西兰的关系,并且"这一立场始终如一,未曾改变"。
王小龙说,中国愿与新西兰一道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并"为这个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