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for News Categories

11 Sep 2025

新西兰军方高层向美军代表发出信号,有意协助部署太空设施

13:32 11/9/2025
General Stephen Whiting visits RNZAF Base Auckland in June.

今年6月,美军上将Stephen Whiting访问位于奥克兰的皇家空军基地。 Photo: Supplied / NZDF

即便是华盛顿和北京双方正在爆发口水战的当下,新西兰依然再次向美国表达了有意在太空项目上协助美国的意愿。

本周一,有中国媒体指责美国通过实施主导外层空间的战略"带来了严重的太空战争风险"。

上周,在美国参议院举行的一场名为"不祥之月升起:为何国会和NASA必须阻止中国在太空竞赛中获胜" (There's a Bad Moon on the Rise: Why Congress and NASA Must Thwart China in the Space Race)的听证会上,议员们被告知,如果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其登月目标,将产生严重后果。

"如果中国实现登月,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将获得不可估量的好处,我们的盟友会转向中国--不仅仅是在太空探索领域,更可能涉及到以贸易协定、国家安全协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官员Michael Gold说。

这场听证会是由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Ted Cruz主持的,他在会上补充称:"毫无疑问,我们正在与中国进行一场新的太空竞赛。中国正在加快控制月球和近地轨道的步伐,他们对于将自身在地球上的实力延伸到太空领域毫不掩饰。"

今年6月,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Stephen Whiting上将访问奥克兰期间,新西兰国防领域的高级官员也就太空领域"威胁的上升"与其进行了讨论。

"即时响应式"发射

根据最新公布的一份关于美军司令此次三天访问行程的简报中提到,军方高层对Whiting表示,新西兰愿意在即时响应发射卫星以及探测天基威胁目标方面协助美国。

这份根据【官方信息公开法】公布的简报中显示:"将对接入合作伙伴网络的系统进行投资,以了解太空中发生的事情。"

美国太空军此前曾表示,在危机或战争中,快速(或者说 "即时响应式" )发射卫星至关重要。这包括在现有卫星失能或被摧毁时,需要有能力在24小时内让新的卫星升空。

即时响应式发射在Whiting访问奥克兰期间访问航天企业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后也被提及。这家同时具备卫星生产和发射能力的科技公司在访问后表示:"我们很自豪能以即时响应式发射支持国家安全和商业发射任务。"

两个月前,火箭实验室在Gisborne附近的Mahia Peninsula成功实施了其首次即时响应式卫星发射任务,其客户为一位未公开身份的商业合作方。

Commander US Space Command General Stephen Whiting (L) and Rocket Lab founder Sir Peter Beck.

美国太空军司令Stephen Whiting上将(左)和火箭实验室创始人Peter Beck爵士。 Photo: Supplied / Rocket Lab

"为什么必须是美国主导太空?"

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举行的"九三阅兵"结束,印太地区两个大国之间的紧张气氛陡然增加。据BBC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表示不悦。

北京方面向全世界展示的一系列高科技武器中包括"红旗-19"反导导弹,虽然其设计用于拦截弹道导弹,但分析人士认为,红旗-19也可用于击落近地轨道卫星。

不过本周一,与中共站在同一立场的【环球时报】英文版发表社论称,中国对太空利用的良好意图将通过其即将执行的小行星撞击任务展现出来,以表明中国希望保护世界免受来自太空的威胁。

该评论将此举与"以美国为首的太空武器化"进行对比。

"为什么必须是美国主导太空?" 社论称 ,"而又是为什么美国的太空扩张可以等同于'维护和平'?"

"很显然,美国以如此高调的方式推动太空领域的'中国威胁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合理化自身太空军事扩张,并争取更多预算。"

"太空优势"

这场最新引爆的太空舆论冲突,让新发布的关于此前Whiting访问新西兰的简报有了新的解读空间。

简报中提到,军方高层就今年4月Whiting在科罗拉多州一次太空研讨会上发表演讲进行了简要了解,而当时新西兰国防部长兼太空部长Judith Collins也与会并发言。

"Whiting当时强调,毫无疑问的是--外层空间已经成为一个'战场',而对手--尤其是中国--正积极发展轨道武器。"

简报引述Whiting的话称:"太空战争并非不可避免,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个领域做好准备,并深思熟虑。"

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近几个月摆出了新的、更激进的战略姿态,推出了一套作战框架和一项关于太空的指令,简报中对此进行了总结。

Whiting在科罗拉多的研讨会上谈到获得胜利与"太空优势"所需采取的措施;并特别提到了一个包括新西兰在内共7个国家参与的太空防御伙伴关系--奥林匹克防御者行动(Operation Olympic Defender),以及特朗普提出的"金穹"(Golden Dome)导弹防御系统,这些都在【信息公开法】下披露的简报中有记录。

几天前的"不祥之月"参议院听证会也呼应了上述内容,尽管其重点是NASA而并非军事。听证会上的与会者指出,登陆火星所用的民用太空技术同样可用于战争。

Commander US Space Command General Stephen Whiting (C-L) and Rocket Lab founder Sir Peter Beck (C-R) in July.

美国太空军司令Stephen Whiting上将(左)和火箭实验室创始人Peter Beck爵士。 Photo: Supplied / Rocket Lab

"太空行动一体化"

简报指出,Whiting今年6月访问奥克兰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讨论把"太空作战整合进多国联合全域作战"设想当中。

"全域作战"(Multi-Domain Operations,MDO)是五角大楼提出的用来描述陆、海、空、网络及电磁战的综合作战理念。而其多国联合伙伴通常包括"五眼联盟"国家,即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

Judith Collins本周在英国参加五眼联盟国家情报部长的例行会议。

"新西兰无法在国家安全领域完全依赖自己,我们必须始终与我们的国际伙伴合作。"Collins在一份声明中称,"本周的例会重申了新西兰对全球安全的坚定承诺,以及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应对挑战所需的集体努力。"

新西兰政府通常将其日益增长的与五角大楼的太空合作关系描述为一种多边努力,目标是实现一个安全、稳定、可达的外太空环境;正如最新简报中所说,"包括改善在太空领域的互操作性和协调能力"。

"制造恐慌"

不过除了中国,美国国内的一份分析也驳斥了这次 "不祥之月"听证会,称参议员们在"制造恐慌"。

一家智库称:"高层和他们在业界的朋友声称,(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太空战争不是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打的问题。"

在本周一的反击中,【环球时报】并未点名特朗普,不过有批评者认为,特朗普提出的"金穹"导弹防御计划将加剧太空军备竞赛。

这是主要是因为"金穹"系统依赖于发射数千颗卫星和传感器构建太空中的星链系统,并与拦截系统连接来击落导弹。

"我们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在这当中,新西兰或许会扮演重要角色。军方高层被建议向Whiting传递一个信号:即新西兰具有地理位置"优势"。

"我们将继续探索其他可以增加我们自身价值的方式,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位置对于地面太空基础设施(比如卫星指挥与控制、太空监视传感器)以及即时响应式太空发射具有合作优势。"

火箭实验室向美国市场提出的论点之一便是南半球的地理优势有助于实现特定轨道。

简报中还提到,导弹预警和跟踪是奥林匹克防御者行动的关键一环。而Whiting是该行动的负责人,新西兰与11个月前在美国的邀请下加入该体系。

在这个体系下,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及其盟友"在得到指示的情况下……将采取行动,如果这些敌对国家在太空的设施威胁到美国及其盟友的国家安全利益,将予以坚决反击。"

Commander US Space Command General Stephen Whiting shakes hands with Chief of NZ Air Force Air Vice-Marshal Darryn Webb.

美国太空军司令Stephen Whiting上将(左)和新西兰皇家空军指挥官Darryn Webb少将。 Photo: Supplied / NZDF

"威慑中国"

Whiting简报显示,新西兰国防军的太空计划正参与美国太空司令部关键部分的"整合规划工作",同时,通过设在奥克兰的太空行动中心与盟友国家协调"太空态势感知"。

美国国防部文件显示,新西兰国防军还参与了名为"Apollo Griffin"的太空演练,该演习属于价值5亿美元的系列演训"Elite Constellation"的一部分,其目标是"保持核心战备、威慑中国、保卫本土"。

被白宫方面称为"和平总统"的特朗普上周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Department of War)。

您对我们的翻译满意吗?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hinese@rnz.co.nz 。谢谢!

关于 About

A horizontally repeating motif of semi circular arcs in red to represent a bridge

RNZ Chinese is a dedicated initiative producing content for and about the divers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Zealand. Radio New Zealand is an independent public service multimedia organisation that provides audiences with trusted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NZ Charter. Contact the team by email at chinese@rnz.co.nz

RNZ中文 (RNZ Chinese) 是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 (Radio New Zealand, RNZ) 推出的专项版块, 致力于关注新西兰多元华人社区,提供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内容服务。RNZ是一家独立的公共服务机构,依据RNZ章程,通过多媒体平台提供值得信赖的新闻和时事报道。欢迎联系中文团队,电子邮箱: chinese@rnz.co.nz